中美贸易摩擦升温未来或影响货币政策走向

时间:2018.07.25信息来源:河北省商务厅

近日,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基本面与1997年、2014年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中国重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14年货币紧缩的覆辙几率很低。相比1997年,中国抗风险能力与处置金融危机能力有着明显提升。一是外汇储备足够多,超过3万亿美元,此外相关部门实施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应对美联储鹰派加息对新兴市场资本国家流出的冲击;尽管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较大幅度贬值令市场担心人民币可能一蹶不振,但事实上这个担心没有必要,中国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管控能力依然很强。当前中国周边经济体占我们大陆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远远低于1997年时期,这意味着外部新兴市场国家出现金融动荡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被大幅削弱。管清友指出,不少机构认为接下来相关部门会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或放宽房地产政策刺激经济发展与改善市场流动性,但事实上财政紧缩已经开始,比如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对PPP模式的全面收紧。而且房地产市场紧缩还在持续,当然它也产生一定负面效应,比如住房出售时需通过地方住建部门的限价,所以各地出现排队抢房摇号,目前看来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建立并不容易。在管清友看来,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央行是否会效仿2014年,先定向降准再全面放宽货币政策。管清友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全面放宽的机率不高,原因是2014年货币政策全面放宽有两大原因,一是2014年相关部门希望保持GDP7%年化增长,二是当时财政赤字率较低,现在我们没有上述两项条件,政府部门已经不再强调GDP增速的重要性,且当前财政赤字率已经达到国际警戒线3%,不可能再高了,无论是政府、居民与企业部门都不能再加杠杆了。因此,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松紧更多会以微调形式出现,无论是定向降准还是结构性去杠杆。未来可能影响货币政策松紧的最大变数,是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当前它的短期冲击已经显示。

   
回到顶部 | 联系我们
河北省外贸培训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石家庄市新合作广场 b1 1201   邮箱:87812389@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67662519/4008320700
备案编号:冀ICP备11006606号-18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