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现有规则已经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即商品和服务的在线交易,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巨大组成部分。WTO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电子商务的总价值为27.7万亿美元,其中近24万亿美元是企业间的交易。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含B2B及网络零售)达29.1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7%。1月25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电子商务非正式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和澳洲、日本、新加坡、美国、欧盟、俄罗斯、巴西、尼日利亚、缅甸等共76个世贸组织成员签署《关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声明》,确认有意在世贸组织现有协定和框架基础上,启动与贸易有关的电子商务议题谈判,这相当于接近一半世贸成员签字。《声明》强调将充分认识并考虑世贸组织成员在电子商务领域面临的独特机遇和挑战,鼓励所有成员参加谈判,以便使电子商务为企业、消费者和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利益。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张向晨在会上表示,当前多边贸易体制正处于危机时刻。在此背景下,启动电子商务谈判对于重振世贸组织谈判功能、提振各方对多边贸易体制乃至经济全球化的信心,有着特殊意义。张向晨表示,中方愿意参与声明联署,并将在探索性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中方希望与各方一起努力,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个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广泛参与的、有灵活框架反映各方合理诉求的结果。WTO框架下的电子商务议题谈判,如果倾向限制,那么限制的是美国;如果倾向放开,那么放开的也是美国。中国虽然有一个阿里巴巴,但几乎没有什么国外市场,只有华人之间的交易;美国的亚马逊则不然,在整个世界市场一骑绝尘,基本处于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要发展全球电商业务,就算将来阿里巴巴再壮大,中国的人民币是否能够支撑也是个大问题,没有国际化货币的支持,电子商务恐怕也有限制。就此而言,参加电子商务协议的几十个国家,其实都是跟随的埋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