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外贸信息>外贸动态

【商圈纪事】构建中日韩经贸合作的“新三国时代”

时间:2020.03.10信息来源:


20年前,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马尼拉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举行非正式会晤,栽下中日韩合作的幼苗。20年后,通过三国共同培育,中日韩合作已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三国建立了以领导人会议为中心、21个部长级会议为主体、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等为支撑的全方位合作体系。务实合作涵盖经贸、交通、信息、海关、环境、科技、农林等近30个领域。


“2018年三国间贸易总额达到7200亿美元,相互间投资额接近120亿美元。人文交流日益密切,2018年人员往来超过3000万人次,相互理解和认知不断加深。中日韩合作为三国各自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为企业界和民众带来越来越多的商机和实惠,符合三国共同利益。”近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第七届中日韩工商峰会开幕式时如是说。


“中日韩三国不是相互争斗的魏蜀吴,希望与三国的经济界领袖一道,三国共同合作,构筑与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新三国时代’。”出席峰会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


韩国总统文在寅也谈到:“中国的‘一带一路’、日本的印度太平洋构想、韩国的新北方和新南方政策旨在连接大陆和海洋、(连接)心与心,帮助所有人实现和平与繁荣。”


三人频频提及合作和共识,传递出的信号十分明确:推动三方合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国合作为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


中日韩合作机制始于1999年。2009年首届中日韩工商峰会在北京举行,成为三国工商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10年来,三国工商界在绿色经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自贸区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许多领域达成了广泛共识。


中日韩经贸合作的日益深化,给三国工商界带来越来越多利益和获得感,为增进三国人民福祉、促进地区繁荣稳定和世界开放合作作出重要贡献。中国贸促会会长高燕在峰会致辞中指出:“2019年是中日韩合作启动20周年,也是中日韩工商峰会成立10周年。经过10年发展,峰会已成为三国工商界交流往来、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高燕表示,展望新时代中日韩经贸合作,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合作。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迅猛发展,中日韩在科技创新、财政金融、节能环保等领域拥有巨大合作空间。三国企业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绿色产业等领域可以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共同参与、各获其利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是共同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要推进更高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为广大工商界营造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环境。


三是积极开展“中日韩+X”合作。三国各具优势,合作前景广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为中日韩合作打开新空间。要支持三国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发挥互补优势,避免恶性竞争,以“中日韩+X”合作模式共同开拓第四方乃至多方市场。同时欢迎韩日企业扩大对华投资,特别是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


数据显示,2018年底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4.5%,持续成为亚洲经济繁荣的支柱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韩国最大的民间经济团体——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朴容晚表示,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形势下,三国企业家们应该共同努力,推进相互关系进一步发展。2015年底,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双方贸易自由化比例大幅提升。在重庆经营化妆品生意的全钟昊来自韩国。他介绍说,中韩自贸协定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便利,他说:“现在韩国和中国通关在自贸区、保税区的速度较以前提高了很多。以前是先交关税,现在自贸区是先保管货,需要的产品分批通关,这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资本流动。”


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审议员会议长古贺信行表示,当前,新兴技术使各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也为企业发展带来挑战。在此背景下,中日韩三国需加强合作,共同实现在环境、能源、医疗等领域的创新,解决社会问题。


对中日韩自贸区充满期待


2012年,中日韩三国启动了自贸区谈判。对此,参加本届工商峰会的三国代表对中日韩自贸区充满期待。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表示,中日韩合作迎来了政治互信增强、合作共识增多的上升期,这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又进一步奠定了三国友好合作的基础,为四川与韩日深化交流合作带来了重大机遇。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进入中国的日本伊藤洋华堂总经理三枝富博表示:“中日韩三国在经济方面都有自己的强项和短板。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值得期待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电子商务以及关税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我想随着中日韩自贸区的形成,这些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这将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的时代并不是过去的延长线,而是巨大变革的转折点。”瑞穗金融集团公司董事长佐藤康博对未来三国企业间的合作充满期待。中日韩三国产业链紧密相连,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合作20年来,三国之间的贸易额从1300亿美元增至7200亿美元,三国已成为彼此重要的经贸伙伴。


在目前全球的供应链中,中日韩已经形成了紧密的关系。佐藤康博说,以电器产业为例,“日本向韩国出口原材料、制造设备,韩国制造成半导体、显示器等中间材料,中国进口这些产品之后进行组装,向全世界出口。”他表示,经过多年发展,三国间的合作早已遍布各类产业。


中国巨大的市场也让韩日两国的企业心动不已。“提供服务或者商品,必须在一定规模的消费市场中进行测试,当前中国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可以为中日韩共同研发新型技术和服务提供基础。”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副社长朴起舜说。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表示:“三国工商界共同提出,要维护自由贸易,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支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三国政府应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打造高水平的中日韩自贸区,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科技创新成为关键词


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特别顾问山西健一郎介绍,当前中国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韩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日本也将“Society5.0”(社会5.0)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中日韩三国推动创新需要通过数字革新,最大限度活用数字化所带来的利益,同时推动初创企业发展,注重创新的多样性。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是中日韩三国企业合作共赢的一个代表案例。该公司创始人钟波介绍,和日本光学团队的合作使公司逐渐实现了光机自主研发,并在光机亮度、色彩等各方面不断优化;在音响、芯片、工业设计方面,极米科技长期和韩国公司合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朴起舜说,中日韩三国都面临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让粗放式的增长成为过去,今后科技因素将对经济影响更大,技术创新是促进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朴起舜认为,在创新方面,中日韩三国的合作有天然的优势。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使产业、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指出,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发展得益于5G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中日韩三国占有全球约63%的5G通信技术专利,并且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历史和地理都有很大的共性,三国之间可以互为最优的合作伙伴。


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曲越川介绍,滴滴致力于通过共享出行,推动低碳和环保,目前滴滴已和日本300多家出租车公司进行合作,进入了日本20个城市。考虑到日本司机大部分是年长者,滴滴将手机的小屏换成了更方便的大屏,调大了字体,并配备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2020年东京奥运会,滴滴和日本企业将通过合作,为全球旅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日本三菱商事董事长小林健表示,今后三菱商事会继续致力于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开发,与中韩企业一同为保护环境和能源稳定供给而努力。


北京旷石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付英波谈到:“我们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特别是日韩企业一道共同努力,倡导科技向善和科技为整个人类造福。同时以创新为主旨,继续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社会发展,为全人类生活质量提升作出应有贡献。”


SK创新公司常务理事李存夏表示,汽车排放的温室气体和雾霾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中国采取环保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当下,电动汽车发展迅速,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2025年,电动汽车在整个汽车市场将占有四分之一左右份额,技术层面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方面。中日韩三国发挥比较优势共同应对,大有可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特别顾问山西健一郎认为,创新的第一个关键点是数字革新,从根本上激发社会结构的潜力。第二个关键就是多样性,这不仅需要大企业、大学或地方政府等互相合作、配合,在人才、知识、资金方面形成循环结构,还需要建立开放性的创新生态系统。


三菱UFJ银行顾问仓内宗夫表示:“全球化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际社会中,正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的举措,这将为企业带来巨大价值。希望中日韩能够深化合作,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实现。”

   
回到顶部 | 联系我们
河北省外贸培训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石家庄市新合作广场 b1 1201   邮箱:87812389@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67662519/4008320700
备案编号:冀ICP备11006606号-18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