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外贸信息>外贸动态

太钢国贸的期货交易风险管理之道

时间:2021.09.17信息来源:中国贸易报

近年来,伴随金融业扩大开放,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日前举办的2021年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上半年项目展示交流会上,太原钢铁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期货业务部期货交易员王育文,分享了该公司在铁矿石期货交易方面的风险管理之道。

据了解,太原钢铁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1986年成立,是太钢集团国际化窗口和实施国际化战略主要载体,围绕钢铁主业、镍铬、铁矿石、原燃料产品进出口以及冶金成套设备的进出口开展对内保供和对外贸易业务。

“2018年以来公司建立套期保值风险管理体系,与期货的结缘并不是一帆风顺,参与过程中,以有色板块为基础,基本围绕专业化对标,深化过程管控,形成现在内部控制的基本体系。”王育文说,“公司自接手铁矿石销售业务以后,就冲着套期保值基差交易的方向努力,套期保值要形成非常完整的一整套体系,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以不相容岗位分离制衡为核心,设置独立风险管理、期货交易、财务核算等岗位,严格执行前中后台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在风险管理方面设置非常严苛的标准。其次,我们设定套期保值业务边界,明确运行范围的边界就是风险管控,制度中设定的所有定性和定量红线绝对不能碰。还一直跟踪风控动态指标,对资金使用率和期货、现货对冲之后止损预警线进行逐日精确控制。”

王育文介绍说,所有套期保值和基差交易是以最新的套期会计为准绳,设置了非常细致的逐单匹配信息系统,使用公允价值核定方法,通过严格期现匹配核算,将套期工具产生的盈亏和现货直接全部计入整体的盈亏里,这样就避免期货大赢大亏对公司财务账目产生巨大影响,满足期货所有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真正实现套期保值盈亏的合并计算。

为什么一定强调以会计准则为准绳呢?“因为对于国有企业参与套期保值而言,后续的审计、监管风险可能更高一些,用最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会计方法来记账之后,所有期货操作和现货操作都能经得起考验。这套方法以信息化为支撑,通过信息化手段管住人、看住事,把所有在套期保值中的经验固化到系统流程中,真正实现所有数据透明,期现匹配关系清晰,全程可追溯,包括期货保证金在线监控,风险动态预警,实现套期保值业务全闭环管理。”王育文说。

在王育文看来,现货企业参与套期保值是非常慎重的事情,公司经过多年套期保值系统建设,基本形成聚焦敞口,现货驱动,期现匹配,精准核算,监控预警成熟的套期保值风险管理模式,基本实现所有套期保值信息相应共享,包括现货、期货、财务、风控,也实现基层的操作信息和管理层信息及时互通,随时都能出具报表,实现风险全面管控。“希望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时候,更注重基础和底层管理,把套期保值当做价格风险的防控工具,而不是投机工具。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王育文总结道。

   
回到顶部 | 联系我们
河北省外贸培训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石家庄市新合作广场 b1 1201   邮箱:87812389@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67662519/4008320700
备案编号:冀ICP备11006606号-18访问量: